纪念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布50周年研讨会在昆召开 - 研究院动态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纪念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布50周年研讨会在昆召开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29日    浏览次数:595    关键字: 研究院 新闻
图片

2022年2月28日,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举办“纪念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布50周年研讨会”,会议就云南在中美关系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回顾交流讨论。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院长刘金鑫对云南省在中美关系史上重要事件概述;国家地震灾害评估专家叶燎原、原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林建回顾中美在地震合作领域的历史重要事件;昆明航空联谊会秘书长王万忠、二战航空史专家霍然回顾2000年举办中美二战航空队老兵联谊活动;跨境民族问题专家石安达回顾全美华侨协会对中美建交的贡献;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研究室静云介绍拜登政府2022年美国印太战略报告。

图片

会上,专家们就中美关系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交流发言。

国家地震灾害评估专家叶燎原、国际区域合作专家金诚、跨境民族问题专家石安达、原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林建、二战航空史专家霍然、区域经济专家杨安立、战略管理专家赵光洲、区域合作专家王伊春、援老抗美老战士李举惠、国际贸易专家吴萍、傣族土司历史专家罕燕、国际物流专家刘金鑫、物流园区专家陈明清、昆明航空联谊会秘书长王万忠、云南黄埔军校同学会办公室主任周强;研究院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研究室孙岩、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研究室杨静云、中老泰铁路通道经济研究室李梅、澜湄国家国际安保项目办公室张若涵、工作人员唐定平等参加会议。

图片

1972年2月21日 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中美两个大国世纪握手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亚洲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通过回顾历史探寻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以对话协商共同应对地区性挑战,有助于推进中美关系正常稳定和共同承担国际责任。以上海公报为节点,前后串联中国云南省与美国交往的历史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和未来的中美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图片

图片来源于书本《1916云南行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考察团探险手记》

1916年3月至1917年10月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亚洲动物考察队对中国云南进行考察

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探险家、博物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带领考察团从美国纽约启程进行考察,此行约19个月,其中云南省内9个月。本次考察是对中国的哺乳动物最为广泛的一次收集,在马鞍上115天,骑行2万英里,带41箱标本,研究对当时自然科学界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人类了解地球物种做出重要贡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于书本《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及拍摄于云南陆军讲武堂

1942-1945年中美二战缅甸战区合作

1942年3月至1945年11月,中缅印战区由陈纳德将军领导的驼峰空运成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空中实力的革命,成就了航空运输的一场革命。驼峰空运是航空后勤的壮举,对战区和全球战略策略的制定发挥了影响力,展现出民用航空对空中力量的巨大贡献,形成美军全球后勤补给的航空运输理念。

驼峰空运的成功实施使得1948年至1949年的柏林空运的策划和实施成为可能。驼峰空运是中美关系历史上一个重要切入点。航空“飞虎队”损失500多架飞机,中美飞行员牺牲1500多人,山谷里的飞机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被人们称为“铝谷”。驼峰航线进入中国初级教育课本。

二战中美在中缅印战区的生命线:雷多公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三个主题。

1942.11.17-1945.1.28雷多公路1220公里,美国工兵死亡1133人,运送军用物资5万多吨。

1937.11-1938.8.31滇缅公路1146.1公里,劳工死亡3万多人,运进军民物资77万余吨。

驼峰空运,美军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飞行员近3000人,运送战略物资85万吨。

图片
图片

1977年全美华人协会致卡特总统公开信运动

1977年2月,全美华人协会发动各大城市致卡特总统公开信运动。全美华人协会发起人、华盛顿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萧成蓉,全美华人协会总干事、华盛顿燕京饭店合伙人龙绳文等赴美国国会向美国议员解释与中国大陆建交的问题,在《华盛顿邮报》刊登美国华人至卡特总统公开信的广告,对促进中美建交起到积极作用。萧成蓉出生在云南澜沧县,龙绳文是龙云(原云南省主席)四儿子,出生在云南昭通。


图片

1980年中美科技合作滇西地震观测试验场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根据中美地震研究合作协议,美方约翰斯通(M.Johnston)博士、米勒(R.Mueller)先生和赫里奥特(J.Herriot)先生等三人于1980年9月29日至10月30日,先后在中美协议中的滇西和京津两个试验场,首次与中国同行合作开展了野外地磁观测与大地测距,获得了中美合作的第一批观测资料;还与中国科技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参观了北京地震与地磁传输台网,云南省地震局的图书馆,高压实验室、昆明与楚雄地震台。根据洱源地震台发展地下流体观测需要,1984年10月在原台站东面直线距离400米处打了一口266.56米的观测井,命名为滇20井,于1987年建成洱源水化站投入观测。担负着云南省地震局和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地震监测预报任务。滇西地震实验场是1980年世界六大地震试验场之一。1996年在丽江大地震后中美开展地震合作。

图片
图片

1993年驼峰飞行纪念碑在昆明落成

1993年5月11日,驼峰飞行纪念碑在昆明落成,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和美国驼峰航线老飞行员协会、美国驻华使馆、美国驻成都使馆等参加揭幕仪式,中国国防部前部长张爱萍上将为纪念碑题名。

1993年5月13日,祥云县政府重建美国空军特遣队第23战斗机大队第16中队罗伯特˙H˙莫尼 中尉纪念碑。

2002年9月1日,中美驼峰空运纪念学校在昆明外语学院挂牌。


图片

普洱建成国内首个亚洲象监测塔,可用于紧急避险

1999年以来美国NGO在云南开展保护滇金丝猴、亚洲野象等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1998年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来到中国,与云南省政府共同编制《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2004年11月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在云南启动滇金丝猴巡护保护保护项目。2007年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组织专家编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在滇西成立完全由当地村民组成的滇金丝猴巡护队,发放绿色信贷,推动替代能源,开展环境教育。美国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于2000年7月与云南省林业厅、思茅市政府合作启动了"中国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保护项目",2011年美国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与普洱市林业局合作实施了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保护试验示范项目,建立了亚洲象预警监测体系,推广环境保护教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美二战友谊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0年4月22-28日,由北京航空联谊会、云南省政协港澳台和外事委主办,四大老战士组织(美国飞虎协会、美国飞虎第14航空队协会、美国中缅印战区驼峰飞行员协会)和昆明航空联谊会联合协办,中美二战老战士2000年昆明大联欢活动,是中美二战老兵之间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一次活动。

2002年10月17日-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美国,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和云南省及浙江省政府等单位在美国华盛顿的“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术中心”举行“历史记忆”大型图片展,江泽民和美国乔治˙布什总统特意参观并题词。

2004年7月26-27日,中美二战友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会议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中美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办,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研讨会,2004年7月28日闭幕式会议宣布了拟成立“中美二战历史文化研究传播中心”的倡议,为进一步延续中美友谊、见证二战历史奠定基础。

2004年9月27-28日,二战中缅印战区滇西战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腾冲举行,美国战史作家詹姆斯˙布拉得利 宣读美国前总统乔治˙H˙W布什给保山市长熊清华的感谢信。

图片

2015年中美GMS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5年10月17-18日,美国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与昆明泛亚交通物流研究院在昆明联合举办中美GMS合作发展对话会,就湄公河水电开发、替代种植、美国下湄公河政策等议题进行研讨,开创了中美智库就国际地区问题对话协商的新模式;特别是中方安排美方对中电投云南公司的密送电站项目进行交流以及与西双版纳精谷边境贸易公司交流老挝替代种植情况,对美国国务院正确看待密松电站项目和中国在老挝缅甸金三角地区开展替代种植起到积极作用。

图片


回顾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