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中欧班列经验,发展中老铁路物流 - 研究院动态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借鉴中欧班列经验,发展中老铁路物流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1日    浏览次数:600    关键字: 研究院
 2021年10月19日至10月20日,民革云南省委开展2021年参政议政课题《中老铁路物流发展研究》调研,委托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赴河北省保定市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开幕式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发展论坛,此次会议主题为“助力‘双循环’,共享新发展”。


图片






  河北省政府副省长胡启生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他提到,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是物流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交流合作的大舞台。本届大会将助推务实合作、加快我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继而为构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图片

图片





  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发展论坛上,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白津夫聚焦“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围绕“巩固稳定提升”的主线,对当前中欧班列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作精彩演讲。他认为:





图片


图片

一、完善开行方案,保证常态运行。

中欧班列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开行方案不确定、客户群难确定、合作关系基础不稳固等因素,对于确立长期稳定供需关系带来一定影响。因此,要以保证常态化运行为重点,动态调整开行方案,向效益好的班列重点倾斜,这对于保证欧洲班列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图片

二、调整优化线路,精准满足需求。

班列线路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需求市场规模、区位优势,以及沿线国家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合理规划布局、适时调整优化。保证供给需求精准对接,开行线路更加顺畅高效,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图片

三、推动运贸一体,实现双向满载。

白津夫称,目前大量中欧班列存在回程放空现象,既浪费交通资源,也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推动班列高质量发展要以“运贸一体化”为重点,优先保证回程货源稳定、回程货物有较大市场需求的班列。支持企业在沿线建立货物集结中心和物流节点,最大限度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
图片

四、推进产贸一体,注重枢纽集结。

要依托重点城市和园区,建立中欧班列的货运枢纽,为畅通班列提供重点保障;要依托各类园区,建立进出口导向的产业加工基地,为中欧班列优化货源结构;要支持国内企业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现贸易先行、产业跟进,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离岸种养殖,进而建立长期稳定的货源供给基地,提高可持续供给能力。
图片

五、通过数字赋能,提高通关效率。

一方面以瓶颈路段和拥堵口岸为重点,积极推动中欧班列西、中、东通道“卡脖子”路段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加快中欧班列数字平台、智慧口岸建设,推动实现数字通关。通过数字化赋能,促进高水平互联互通,实现平台互通、数据共享。
图片

六、坚持政府引导,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最后,白津夫认为,要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和竞争规则,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中欧班列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图片

图片






  中国快递协会会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高宏峰致辞中指出,大力推动供应链物流发展,推动由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的转变。发展供应链物流必须打通堵点畅通物流渠道,重视供应链物流所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企业、商贸业的合作,形成完整产业链。






图片


图片
  云南毗邻老挝、越南、缅甸,拥有4060公里长边境线,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是我国南向印度洋通道的重要节点。中老铁路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也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通过此次学习交流、调研考察,调研组认为保障并促进中老铁路的发展,应该:

一、保证常态化运行,向效益好的班次重点倾斜,保证中老铁路高质量发展;
二、根据需求市场规模、区位优势,以及沿线国家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保证供给需求精准对接;
三、提前解决回程放空的问题,避免浪费;
四、依托沿线国家,建立货运枢纽,稳定供给货源,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加快数字平台建设,智慧平台建设,通过数字化赋能,促进沿线国家高水平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为中老铁路运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民革云南省委调研组王伊春、吴萍、张若涵参加此次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