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静云:三月春之际·踏访博南旅
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与云南的关系紧紧相依,密不可分,为深入了解中国境内三条丝绸之路之一:西南方路上丝路,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调研组一行于三月中旬踏上了博南之旅。永平的故事,适合在万物之始的初春之际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这段故事也如春晓时分般刚刚拉开序幕。
永平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自公元1世纪起开始使用“博南”一名。 公元前4世纪西南方路上丝路就已开通,是中国境内三条丝绸之路中发展最早的丝路。 汉代,西南方路上丝路被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指印度。简单来说,这是一条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也是中国较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 (摄于永平县博南古道纪念馆) (埃德加·斯诺与马帮) 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 汉武帝下令开凿从大理往西,经顺濞桥进入永平,经黄连铺、叫狗山、北斗铺、万松庵、天津铺、杉松哨、梅花铺、宝丰寺入永平县城,又经曲硐桃园铺、石子坡、小花桥、大花桥、博南山、杉阳街、凤鸣桥、江顶寺,过霁虹桥进入保山境内的“滇缅永昌道”,作为“五尺道”与“灵关道”交汇向西延伸的一段古道,其三河夹两山,高山、河流、坝子纵横交错的独特地形与树林阴翳、烟雾迷离的博南山山头,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前哨:丁当关,而盘贯全山的古道则成为整条“蜀身毒道”上最为凶险与著名的一段—“博南古道”。 在永平县文联主席张继强的带领下,我们亲自体验了一段不到一公里的博南古道。这段路有较大的坡度,路的两边是繁茂的树丛,在地面石缝间生长出了一株株不知名的小植物。大约每隔八十厘米,就会在石路表面看到深凹的马蹄窝。据张继强主席介绍,南方丝绸之路是一条民间商道,因商而辟,因商而兴。 唐宋时期 茶马贸易兴起,川、滇的丝绸与茶叶以及西藏的马匹、药材成为主要的交易商品。商品的交流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从而带动了经济文化共同的发展。 明清时期 茶马互市达到鼎盛,不同口岸与缅甸、印度、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贸易往来密切,中原也因此得到了战马的供应,区域之间将文化进行了串联,多种文化碰撞、交融,时至今日,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通过与印缅进行沟通,佛教传入中国,使云南石刻、石窟等雕塑绘画艺术也融入了佛教文化。 很难想象在险峻山势与缺少科技的环境下,马帮驮着一批批货物向着目的地交易处前进,更何况从山头走到山尾,从境内走到境外。这恰恰证明了博南古道历史悠久,马匹来往频繁。同时,也向后人说明:脚踏大地,方能心怀世界。 永平县文旅局局长王晓艳向大家介绍道:“目前,永平政府将博南古道境内的101公里道路分3段向国家申报物质文化遗产,未来将会通过国家下达的资金对博南古道进行修缮。” 找个时间,亲自走一段博南古道,放慢脚步去寻找一个个马蹄窝,它们都是时间和历史的代名词,在不同时空下,我们依旧赴约与它会面,听它诉说一段又一段过去的故事。 (摄于永平滇缅公路纪念馆) 滇缅公路,即中国云南省到缅甸的公路,修建于1938年,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原首都仰光港。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 滇缅公路以中国云南省今天的行政区划来说,穿越了昆明市、安宁市、禄丰县、楚雄市、南华县、祥云县、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永平县、保山市、龙陵县、芒市、瑞丽市等县市。云南地形复杂,大山大河成为了滇缅公路穿越的难题,除此之外,还缺机器,全靠人力开辟。1995年,在永平旧县衙出土的一块珍贵碑刻,记录了滇缅路艰难的修筑历程。这块名为《修筑滇缅公路纪念歌石碑》的碑刻由时任龙陵县长,鹤庆人王锡光写成,以诗歌的形式,对血肉滇缅路做了真实的记载。 永平县滇缅公路纪念馆内馆藏丰富,除了一份份当时人们手写的珍贵资料,还有当时人们使用的粮票、生活用品与各种修路工具,可以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艰苦环境下修路的场景。 永平清真寺,建在高速路旁,来来往往经过的车辆都可以看到这座山上宏伟的建筑,由于历史的变迁,其全然是汉式风格,对于人们司空见惯的圆顶清真寺,如此风格的清真寺正好印证了多元文化交融和谐的历史,别有一番韵味。 县文联主席张继强向我们介绍着当地回民的宗教文化传统,宗教的信仰融入在百姓日常的点滴生活与生老病死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伊斯兰文化中豁达的生死观。对于死亡,他们从不惧怕,也不在乎一天说多少遍“生”与“死”,因为不论贫和富,三丈六尺布。 在永平,除了人人称道的永平黄焖鸡,核桃也是当地特色的农产品之一。 永平有广阔的山地资源,有适宜核桃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全县73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均有核桃分布,其中56个村适宜种植泡核桃。永平县出产的核桃,果大、皮薄、仁白、味香、出油率高。中国是核桃生产的第一大国,东南亚及周边国家对核桃具有很大的需求,一杯咖啡,一点核桃仁,是他们必备的下午甜点。 在县政府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得知,在永平,至少60%的核桃是由回族经营。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研究员金诚说道:“印度洋周边有24个国家,而伊斯兰国家就有17个,应该更加深入广泛地了解缅甸以及印度洋国家的需求情况,打造永平县穆斯林品牌的核桃,推动商品贸易发展。”研究员吴萍建议,通过对外引资,提高产品附加值,注重后续加工过程,将永平核桃的种植与加工作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之一。 除了黄焖鸡、核桃,等美食资源,永平还具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永平县文旅局局长王晓艳介绍道:“我们正在与企业高校就温泉上山等项目进行沟通交流,在未来,将会制作一套促进永平文旅康养发展的规划。”在调研永平的这几日,调研组发现永平酒店、交通、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的问题,而保护地方历史与自然资源,对其建设与发展是其中的一条路子。(永平清真寺)
上一主题: 陈伟文:中共百年中国巨变
下一主题: 云南提出制定中国陆港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