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库跨界交流论开放融合发展 - 研究院动态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新型智库跨界交流论开放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6日    浏览次数:408    关键字: 研究院 新闻
图片

图片

2022年5月26日,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与云南省未来研究会、云南省对外科技合作协会举行交流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传达学习李克强总理考察云南重要讲话要求,学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时间问题》重要文章,在持续学习中提升思想认识,在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贯穿重要决策全过程深化理解,会议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开展跨界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图片

云南省未来研究会理事长、昆明理工大学二级教授赵光洲(博士生导师)就云南未来研究会、云南对外科技合作协会、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三家机构在课题研究专业领域不同、学科优势不同、人员结构不同、发展方向不同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对云南新型智库建设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剖析,对云南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进行讨论。

2022年5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时间问题》,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强化能力建设,有充足资源,各方广泛配合,提高跨市场跨行业统筹应对能力。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优化还未资源保障能力。

图片

云南省未来研究会顾问、原云南省政府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巡视员李成溥研究员介绍云南省未来研究会发展历史,提出“优势互补、 各展所长、 资源共享、 合作共赢 ”的十六字合作方针。

云南省未来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是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省级研究会,是中国未来研究会的团体会员。具有多学科、综合性、高智力密集的特点与优势,有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组成的理事会,包括长期从事经济、科技、教育、环境、管理及政策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及政府领导和企业家,其中90%以上都具有高级职称。研究会成立以来组织了“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云南系列研讨会”“中国西部暨云南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西部发展战略研讨会”“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大、中型学术研讨会十余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肯定,曾受到省科协的多次表彰,还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省级学会之星”称号。依托专家咨询委员会辅助市、县、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完成了市、县、区政府委托的有关发展规划,政策研究、科技开发、项目论证、引进技术资金和干部培训等300余个项目。

图片

云南省未来研究会副会长、星耀集团总裁颜勇做会议发言,畅谈健康养生理念,就大健康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企业在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具有市场主体地位,在重大转型期,智库支撑尤为重要;智库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政策生态环境,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最需要支持的社会智库和企业智库,社会智库向党委政府提供独立、客观、专业的决策咨询,企业智库为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引领。

据悉,2022年5月20日晚,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正式发布《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关于支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新型智库机构落户“大前海”(含扩区范围)即可享300万元开办运营经费支持。对举办冠名“前海”且有利于提升前海影响力的论坛、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智库活动,可按实际活动费用的30%给予支持,不超过100万元/次。

图片

云南省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昆明兴滇技术经济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国际菲迪克认证工程师龚建平做会议发言,介绍中国名特优产品认证项目。

据悉,云南省科协高度重视云南省“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打造工作,以《云南省“中国名特优商品”认证研究》立项,委托云南省未来研究会承担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云南名特优商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空间,必须运用“国家认可、全国通用”的品牌认证机构,按照统一的《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体系》为标准开展品牌认证,把云南区域内的好产品推荐认定为中国名特优商品,通过“中国名特优商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力推广云南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加大云南精品的销售能力,推动优质云品出滇入世。

图片

云南省对外科技合作协会执行会长、昆明枫叶王府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叶做会议发言,介绍IBS国际青年创新创业联盟,提议三家智库开展跨境科技合作活动项目;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探索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产业资本与智力资本融合,科技项目孵化落地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合作共赢。

2022年5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文章。文章指出,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建去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图片

云南省对外科技协会秘书长马磊介绍协会各个专业委员会和2022年开展的项目。

云南省对外科技协会原名云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协会,成立于2004年,作为云南省科技厅主管的科技民间社团组织,开展协调我省社会各界力量,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发挥民间国际科技合作渠道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国内外民间科技组织间对口合作,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在更宽领域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

图片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院长刘金鑫做会议发言,介绍研究院在参政议政、专业咨询、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的工作。指出,联合国是最早使用非政府组织一词并赋予它积极的制度性含义和参与国际公共决策的特殊地位的机构(1945年)。在联合国的官方网站上,对非政府组织给出了如下定义: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志愿性的公民组织。

研究院作为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是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话语权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按照中共“十九大”文件,研究院在参政议政方面属于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制度中的社会组织协商范畴。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属于中国共产党统战对象范畴。按照民政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向党委政府和国际社会提供专业性科学民主决策的智力产品。参与政治协商,是凝聚智慧、增进共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昆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作为主管部门都专门设立社会智库决策咨询课题制度,是践行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具体体现。

图片

研究院专家金诚在发言中提议联合开展重走马德新之路活动。2022年5月17日至23日,云南电视台连续播放《新南方丝绸之路(中缅篇)》7集纪录片,对伊洛瓦底江在中国起源,特别是云南境内(怒江)进行介绍,向世人诠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人民友好往来,中华文明与缅甸文明以佛教为共同纽带,紧密相连。

印度洋沿岸多数国家以伊斯兰文明为重要特征,据历史文献《朝觐途记》记载,清代伊斯兰教学者、经师马德新1841年从昆明出发,经大理、思茅、景洪、打洛,缅甸景栋,孟乃、腊戌、曼德勒,乘船经伊洛瓦底江到仰光出海,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到沙特阿拉伯麦加,1843年7月正式行朝觐之礼。马德新朝觐之路,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华文明历史中一件重要事件。《朝觐途记》是中国穆斯林与阿拉伯半岛穆斯林国家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证明了南方丝绸之路(中缅段)就是中国陆路连接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线路。

图片

研究院专家石安达在发言中提议调研西双版纳生态茶、光伏发电项目,开展与缅甸勐拉地区经济合作对话等项目。

中缅跨境民族地区,如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林明贤部掸族地区)和缅甸掸邦第二特区(鲍有祥部佤族地区)开展禁毒绿色发展的受到国际社会认可,中国民间组织应该在民生方面开展援助工作,呼吁中缅两国政府积极回应这两个地区提出加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诉求,共同推进缅甸民族和解,维护中缅边境地区和平稳定。

图片

研究院廖志荣就研究院发展历史及2022年研究课题进行介绍。

图片

云南省对外科技合作协会跨境电商专门委员会陈曙光做会议交流发言。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跨境电商依托航空、铁路等多式联运发展迅猛;昆明国际陆港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跨境电商发展带来新机遇。

图片
图片

研究院专家金诚、杨安立、刘金鑫、吴萍、王伊春、李举慧、石安达以及GMS物流研究中心饶世波,南方丝绸之路研究室孙岩,中缅陆水联运通道研究室祖新裕,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研究室王悦玥,中老泰铁路通道研究室柴凤琦,国际陆港研究室廖志荣等同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