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云南省委直属金融支部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主题教育活动 - 行业新闻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民革云南省委直属金融支部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8日    浏览次数:396
图片

2022年7月7日,民革云南省委直属金融支部在昆明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民革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王智勇、原秘书长金昊、民革云南省委常委、金融支部主委史枫和金融支部部分党员及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部分人员参加。会议回顾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中缅印战区交通生命线、缅甸英帕尔战争等历史事件,热烈讨论运输后勤保障在抗战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图片

云南省图书馆资深研究员石安达就中缅印战区抗战交通生命线作了交流。他介绍了史迪威公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是中缅印战区最主要的交通线,雷多公路从动工到通车共牺牲3万多人,仅半年时间,共运进汽车一万多辆,军用物资五万多吨,有力支持了中、美、英盟反攻缅甸战役,在抗日战争中功不可没。滇缅公路运进的军用、民用物资达77万余吨,运送战略44万余吨,物资进口和驶进汽车1万多辆,对抗战贡献极大。驼峰空运是航空后勤的壮举,对战区和全球战略策略的制定发挥了影响力,展现出民用航空对空中力量的巨大贡献,形成美军全球后勤补给的航空运输理念。

图片

原云南省外办巡视员金诚简要回顾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及英帕尔战役历史。“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挑起“七七事变”冲突的罪魁是牟田口廉也,时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大佐。1943年5月任驻缅甸的第15军司令官。1944年3月8日,牟田口廉也亲自率领10万日军发动英帕尔战役“乌号作战”,向印度的英帕尔军事后勤补给基地和希科马兵站发起大规模攻势。日军企图夺取盟军反攻基地英帕尔,威胁盟军重要补给基地迪马普尔,并切断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缅甸的防御态势。1944年3月8日,南路日军第33师团主力率先发起进攻,渡过钦敦江后经迪登、栋赞迂回英帕尔。1944年3月15日,日军主力第15、第31师强渡钦敦江投入进攻。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为W.J.斯利姆中将)率领的第4军、第33军6万英军和数万印度军队被日军包围在“英帕尔圆形地带”,英军司令蒙巴顿紧急请求中国援助,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对日军作战,同时中国远征军和美国援华空军部队协同作战,对日军后勤给予空中打击,打残了日本空军并切断日军后勤补给。盟军通过驼峰空运向围困在英帕尔和希科马两个城市的英印军队进行军需物资援助,包括粮食900吨,鸡蛋两万七千枚,鸡五千只,以及大量武器。经过数月惨烈的战斗,日军遭到惨败。参加此次作战的10万部队,死在印缅边界群山密林中的人数达5万之多,另有2.5万人负伤,兵力仅剩1/4,武器几乎全部丢光。英帕尔战役是二战亚洲战场的转折点,该战役直接影响了世界军事后勤理论的发展。

图片

原民革云南省委秘书长金昊就中缅印战区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播放滇缅抗战回忆纪录片。

郑洞国、卫立煌等民革先辈率领

中国远征军在缅北对日作战简介

图片

1944 年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的郑洞国将军,率部与盟军在缅北与日军决战,指挥收复密支那、八莫、南坎、腊戌、芒友等100多次战斗。郑洞国将军生前回忆认为,八莫之战是一次成功的城市攻坚战,中国远征军不仅打出了英勇顽强、善打硬仗的战斗风格,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也体现出较高的军事水平。“中国军近10万抗日健儿,肩负着祖国的重托,与美英盟军协力作战,战胜了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异常险峻的地理环境,修筑了一条全长560余公里的公路,并铺设了一条当时在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道,使抗日作战物资再度源源不断输入中国内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同时,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在盟军支援下,基本全歼了日军精锐的第18师团、第56师团,重创日军第2师团、第33师团,并歼灭日军第49师团、第53师团各一部,前后击毙日军10余万人,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凶焰,牵制住了日军缅甸方面军的预备队,为收复缅甸及配合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国境线以外,与美英盟军直接进行战役上的协同作战,这还是唯一的一次,并取得了最后胜利。因此,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战役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取得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片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参加活动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