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燎原:应急管理 责任大于泰山 - 研究院动态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叶燎原:应急管理 责任大于泰山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28日    浏览次数:525    关键字: 研究院 新闻
2021年9月10日,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在民革云南省委举行庆祝建党百年暨党史教育第十二期专题学习活动,本次学习主题是“人民至上”。本次活动邀请云南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云南省减灾委员会专家委主任、住建部城市安全与减灾防灾专家委员叶燎原教授做《应急管理责任大于泰山》专题讲座,研究院部分专家及工作人员参加学习交流。


图片


一、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力量来自“人心所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形势任务

图片

2020年1月28日
一架满载援汉物资的货运飞机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卸货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2020初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人类措手不及,截止2021年9月10日9时11分,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达2.16262613亿,累计死亡人数达450.1592万。这场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被深刻改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图片

2020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习近平在火神山医院指挥中心视频连线感染科病房,与病房内患者和医务人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首次阐述中国抗击疫情的重大斗争中所展示的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图片


图片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余震1335次,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受灾范围108.84万人受灾;8.09万间房屋倒塌,中央财政下拨救灾资金22亿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近万兵力抗震救灾。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将第一站选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


1、云南是灾害多发省份

     云南省的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1%;云南省92.5%为山地和台地,且多位中高山区,云南的盆地属于山间盆地,75%为地震活动断裂控制;地震以及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灾害占全国20%,处于特殊的地学区位和强烈的构造运动,云南的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由于6级以下地震死亡比例仅占地震造成死亡总数的1%,所以防震减灾工作重点在6级以上的云南地震活动带(区)。云南省内88%以上的超过6级强震都发生在7个地震活动带(区)内。云南省属于多民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上防边固边稳边工作责任重大,作为公共服务的应急救援保障至关重要。
(资料来源:云南地震灾害与地震应急)

图片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6.4级地震,已造成3死27伤 县城有序撤离2.1万人。

图片

云南省突发事件的种类:

(1)自然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洪水、极端天气、火灾;(2)安全生产事故:道路交通、矿产开采、危化品、建筑、生命线工程、地下管网;(3)社会突发事件:群体事件、暴恐事件、网络安全、极端犯罪;(4)环境卫生: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生物技术(5)传染病:新发传染病;(6)涉外安全:边境安全。


2、周边国家安全形势严峻

图片


    新冠疫情深度影响国际格局重构,安全全面影响每个人的生活。“疫情终将过去,世界从此不同”。特别是缅甸、越南、老挝疫情防控促使云南立体边防体系加快建设。受缅甸疫情影响,为防止境外输入,2021年以来瑞丽市已经先后多次封城。


图片


    为加强国际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跨境传播风险,云南省在中缅、中老、中越边境沿线建设临时隔离设施,在边境沿线地区动员部署联防联控人员超过10万人,严厉打击偷越国(边)境行为,严惩偷渡者及其组织、协助、容留者。加快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边境地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围绕管住人、管住村、管住通道、管住证件、管住边境线五个方面,切实将“五个管住”工作落到实处,为我国阻断疫情输入作出巨大贡献。


3、城镇化进程中的灾害

     随着城镇化和城市化发展,城市灾害具有的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连锁性(次生、衍生灾害和灾害的耦合)的特点,城市灾害受灾对象的集中性(城镇居民),城市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城市灾害影响的放大性。


图片

    2020年07月02日,昆明大雨造成29处道路淹积水,对学生上学、员工上班、居民生活物资供应等造成直接影响。


4、云南缺乏专门人才及科技支撑


图片

地震灾害对铁路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紧迫的、又是长期的任务,要加强队伍指挥机制建设,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工作尚未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培训内容缺乏科学设计和标准规范;培训方法的科学性,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应急管理课程结构尚不完整,师资队伍结构配备失衡。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和地州市应急管理局相继成立以来,专业人才缺乏,部分专业性工作岗位编制不足严重影响基层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建设。

5、现代化带来的新风险
    现代工业、高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在为国家和个人提供全新的发展机遇和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水、电、油、气、通讯等生命线工程一旦被毁坏,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甚至导致社会秩序局部瘫痪。
     2021年7月22日,河南郑州发生百年未遇的降雨导致城市短时瘫痪,搭载着中国移动无线通信基站的翼龙无人机从贵州安顺再次起飞。飞行4个半小时,抵达郑州中牟县一医院,为医院的救援工作提供网络保障。这次飞行它共实现了约50平方公里范围的移动信号覆盖。截止21日晚20时,它一共接通了2572个用户,单次最大接入用户648个,为灾区居民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的生命线。


图片


    翼龙不仅恢复了当地的应急通讯,还利用合成孔径雷达获取了目标区域的SAR图像,为受灾研判提供了重要依据。
6、互联网及新媒体带来挑战
      云南省承担服务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任务,维护智能电网安全直接关系到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承担维护西南边疆安全稳定的国防责任,坚决打击反华势力、恐怖势力、分裂势力责无旁贷;担负维护生物多样化资源保护的责任,提升国际传播力任重道远。从美国电网遭遇黑客袭击事件中充分认识互联网带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新挑战。
      2021年5月7日,黑客攻击了美国最大的成品油管道运营商 Colonial Pipeline迫使其一度关闭整个能源供应网络,极大影响了美国东海岸燃油等能源供应,美国政府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图片

    最终 Colonial Pipeline 支付了将近500万美元的赎金以恢复被攻击的系统。本次攻击成为美国能源系统有史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网络袭击,也导致了美国首次因网络攻击而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图片


三、应急管
理责任重

于泰山

图片

2020年2月13日,运20投入武汉疫情防控物资救援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坚持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健全中央与地方分级响应机制,强化跨区域、跨流域灾害事故应急协同联动。开展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增强全灾种救援能力。加强和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与能力。科学调整应急物资储备品类、规模和结构,提高快速调配和紧急运输能力。构建应急指挥信息和综合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加强极端条件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发展巨灾保险。

图片

2021年2月14日,云南唯一的原始部落翁丁村发生火灾,105间房屋仅剩4间。


图片


2、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
    2013年1月5日,叶燎原给时任云南省长李纪恒提交了《关于将“省政府办公厅应急管理办公室”更名为“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建议》,受到重视和采纳。
    2016年6月16日,叶燎原给时任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和陈豪省长提交了《关于在我省高校设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的建议》,得到两位党政主要领导当日批示,之后在时任常务副省长李江和副省长高峰的积极推进下,2016年11月8日,首个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在昆明理工大学挂牌成立,该学院的成立填补了在风险防控、应急管理方面人才缺口的问题,为云南和国内外培养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人才。
    2018年6月29日,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广东印太和平与发展研究院联合向云南省政府提出《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引领南亚东南亚国际应急产业合作发展基地工作方案》,受到时任云南省副省长董华的重视。2019年1月,由民革云南省委提交的《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引领加快建设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应急产业合作发展基地建设的建议》 列为云南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二次会议 616 号提案,对云南省应急物流基地布局、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是云南省应急管理产业发展领域一份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咨询意见,为编制云南省“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图片

2020年5月,民革云南省委提交的《关于加快云南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建议》政协云南省委员会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获得时任云南省政府副省长张国华的重要批示,专报提出推进空域分类管理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应急物流基地建设布局等重要决策咨询建议。
    2020年12月,民革云南省委提交的《抓住新基建机遇,加快发展航空物流网建设的建议》专题报告受到云南省委阮成发书记、省政府王予波省长、刘洪建副省长的重要批示,其转化成果成为2021年云南省政协重点提案第322号,由邱江副省长牵头,省交通运输厅主办,省商务厅等相关部门会办。该提案建议加强航空应急物流管理能力,统筹考虑航空物流、应急救灾的发展布局,将航空物流网络建设纳入云南省“新基建”的重点内容之中,建议将建设无人机货运网络、航空货运机场纳入“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内容之中;将无人机货运纳入应急保障体系之中,研究制定专项发展政策。提案首次提出构建云南省全域无人机运输网络的建议。
3、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图片

2015年习近平在云南视察鲁甸地震灾后重建情况
    应急管理机制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化体系,需要从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去完善。事前要完善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是核心,必须实行风险管理、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减少消除事件诱因。事发要完善监测与预警机制。事中要完善应急指挥机制,明确运行规则、流程和方式。事后要完善恢复重建机制、调查评估机制等。各阶段要完善社会动员、公众沟通、应急保障等机制。这是保障志愿服务和商业服务等社会主体有序参与的必要手段,是保障政府和公众间信息畅通的有效途径,是人力、物力、财力、设施、信息、技术等资源的有力支撑。云南省“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指挥平台、救援基地、救援队伍、救援装备、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习近平 ,2016年1月18日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18日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基,治国理政的关键,莫过于使人民安定,而安全和健康是人民安定的底线。”“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目前,国家及各地方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建设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首要任务。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建设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一个查找薄弱环节的过程,一个改进工作的过程,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图片

图片
     叶燎原,男,回族,中共党员,1958年3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防灾害工程学教授,博士导师。现任云南省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云南省政府参事。
     1982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88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 获得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意大利米兰工业大学、1997.2-1997.8在美国欧道明大学作访问学者。
     1975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云南工学院建工系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副教授,云南工业大学建工学院院长,云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云南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等职。担任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兼城镇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地震灾害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控制分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办学位点申报函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云南省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国家核心期刊《工程力学》、《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研究》、《世界地震工程》编委。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组成员;云南省工程抗震设防审查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地震工程学会(EER1)会员;四川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