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年7月30日,民革云南省委金融支部、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在民革云南省委227会议室联合举行第八期党史教育学习会专题活动,本次学习主题是学史崇德。活动邀请云南省航务管理局原总工程师刘大清同志做“改革开发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联合开发历程”专题讲座。民革云南省委调研处赵亮,民革云南省委金融支部薛舜、罕燕、刘金鑫等民革党员,研究院专家金诚、乔新民、王伊春、李举惠等同志参加学习交流活动。
*为解决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物资运输困难问题。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发利用回顾,1935年厦门大学陈碧笙教授独自考察澜沧江及上湄公河的一段航道;上世紀50年初开始组织查勘;1961年,由云南省交通厅航务处组织整治景洪以下至官木段53公里航道,重点整治二流子、鬼门关等险滩,技术组由刘大清、周传方、肖治屏、钱铁、钟开达、蒋世雄等6人组成,刘大清同志任组长;
*1986年4月,交通部钱永昌部长乘船视察澜沧江航道。10月派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小橄榄坝以上至南得坝104公里航道开发,解决人民群众生活物资运输等有关问题,1989年开始整治工作。钱伟长教授在1987年12月考察澜沧江后提出:打通澜沧江航道,经老挝至泰国,为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商品贸易往来东南亚提供便利,减少贫困,发展经济等观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水运规划设计院车寿川院长领导下,研究制定治埋云南省澜沧江曼厅大沙坝的最优方案、纳入了交道部水运建设投资项目、组成以云南省航务管理局王云祥副局长为指挥长的曼厅大沙坝航道整治工程指挥部,在王云祥、刘元云、代河清等同志的组织指挥下、艰苦奋斗,以安全为前提、质量为生命,建成了云南省水运史上的第一个优质工程、还为当地新增了大量耕地。

上湄公河翁微

上湄公河三角石滩
积极开展规划研究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发利用工作

首次中老联合考察船
航行在湄公河上
*20世纪80年代末,云南有关部门和学者、研究单位十分关注澜沧江的水运开发。1987年9月,省计委、省交通厅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编写《云南省“八五”及二000年水运发展规划报告》并由省计委、省交通厅以(87)字第1025号文上报国家计委、交通部。报告中提出了开发澜沧江水运的指导思想、方针及重要意义,指出澜沧江的水运开发,要以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与铁路、公路、航空、国土资源开发等联系起来,紧密结合;采取“远近、平战、航电、陆水、中央与地方”五结合的方针,以紧靠江边的西双版纳首府允景洪城为依托,近期以整治为主自下而上,中远期结合水电建设,逐步开发澜沧江航运;*1988年8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交了《澜沧江中下游水电资源综合开发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开发澜沧江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发设想和实施办法,国务院很快批转国家计委研办。国家计委于1988年10月函复指出:“关于澜沧江中下游水电资源综合开发纳入国家规划问题,我们将在编制‘八五’计划和长远规划时,结合该流域其它资源的开发统一研究”;*1989年3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澜沧江—小太阳》一书。书中编集了70多篇论文和考察报告。其中较系统的论述了开发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战略地位、必要性与紧迫性、经济发展形势和水运量预测、开发方针和布局、建设方案和实施步骤、开发有利条件、问题与建议。

*1989年10月,在由中国科协学会部召开的《全国江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学术讨论》会上,云南省交通厅刘大清发表了《澜沧江航运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开发方略》一文。此文在学术研讨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与会专家学者就文中提出的开发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战略地位、必要性与紧迫性、经济发展形势和水运运量预测、开发方针和布局、 建设方案和实施步骤、开发有利条件、问题与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只要遵循“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在各方的关心支持下,一个以澜沧江水道为主动脉的运输交通走廊,往来于东南亚诸国的东方“多瑙河”必将形成,为振兴云南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这些论述和意见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和中国科协的重视,中国科协表示可出资10万元支持云南先考察澜沧江—湄公河航运。这一举措对拉开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发利用的序幕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1990年2月16日
和志強省长在“版纳号”轮船上
论述澜沧江国际航运开发的战略意义

1990年2月16日
和志強省长帶领云南省厅局领导干部视察思茅港址
1990年7月,老挝政府正式向云南省政府发出邀请函,邀请云南省参加年底在首都万象举办的老挝塔銮节国际博览会。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组团参加万象博览会。拉开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合作开发的新序幕。

1990年10月
澜沧江—湄公河载货试航船队
*从1935年至2021年,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航运开发利用,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吴邦国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支持,朱镕基、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积极推动,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下,李克强总理在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上贡献中国方案,普朝柱、和志强、牛绍尧、徐荣凯等老一辈云南省领导的支持参与领导下,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是我国唯一签有四国政府商船通航协定的国际河流航运,现己成为中国、老挝、缅甸和泰国四国联合执法综合安全的快速通道及全球关注的国际航道。*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只要我们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创新开放,一个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纽带”为核心的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发展带”新格局必将形成!
民革云南省委金融支部党员、中国电建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薛舜高级工程师在发言表示,通过党史教育学习,加强了对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认识,通过学习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发历程,作为民革党员继续以“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民革情怀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大湄公河次区域新高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互联互通建设贡献智慧。 民革云南省委金融支部党员、云南省文联文学艺术馆文物博物副研究馆员罕燕在发言中表示,通过党史教育学习,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携手前进的同心奋斗史。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发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听取党派专家学者意见建议,领导大家共同进步。建议通过采访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各位专家学者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发的历史,让后人知道和传承老一代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 研究院专家、云南省航务管理局原局长、云南省现代航运重要开拓者乔新民同志在发言中慷慨激昂地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地方创造性,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创造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的奇迹。希望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专业技术特长,支持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国际交流对话渠道平台发展,为我省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国际大通道贡献智慧。

研究院专家、云南省外事办公室原巡视员、云南省国际区域合作专家金诚同志在发言中说,通过党史教育学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历程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学习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不怕牺牲的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的愈挫愈勇、与人民共进退的无怨无悔伟大精神,重温历史背后的道德逻辑,知所来,方知所往,知行合一,提升为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奋斗的德行和能力。 研究院专家、云南省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协调办公室原副主任、云南省国际区域合作专家王伊春在发言中说,通过党史教育学习,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重温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历程,对老一代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从时代楷模身上体会领悟道德风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贯通历史与现实,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继续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