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文 | 中老民族文化旅游合作走廊 - 研究院动态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陈伟文 | 中老民族文化旅游合作走廊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10日    浏览次数:510    关键字: 研究院 新闻

陈伟文

教授

印度-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

资深研究员




  •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到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


  •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 明确规定云南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综合交通、物流、信息、能源枢纽,和中南半岛的开放合作。

2.加快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推动中老泰国际运输通道全面畅通。

3.加强开放合作机制建设。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全方位推进的对外交流合作机制。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创新境外园区建设与经营模式,提升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水平。

4.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把云南建设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及生效后的重大机遇,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合作。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2020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共云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通过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内大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


图片

古代哀牢夷(傣族)南迁图


  • 老挝与中国民族文化有传承的关系

在历史上, 老挝国与古哀牢国、古南诏国(今云南省)有着非比寻常的传承关系。根据汉文史籍和傣族口传历史得知,哀牢国是由77个傣族(中国史籍称作“哀牢夷”或“掸人”)小国组成的联盟体,这个联盟体集中在哀牢山脉(位于今云南保山盆地)以“勐掌”(傣语意为“象国”)为中心组成联盟国家。“勐掌”君王成为整个联盟国家的共主,各国民众称其为“诏隆”(意为“大王”)、各国君王称其为“哀隆”或“哀牢”(意为“大哥”)。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中将“勐掌”记为“乘象国”。

古哀牢国全境皆为澜沧江水系,澜沧江傣语为“兰掌”(百万象),故而称作“勐兰掌”(百万象国)。早在南诏国对外扩张时期。从澜沧江中上游的“勐掌”(今云南省保山市永昌镇)到澜沧江中下游的“勐掌”(今老挝国永珍市/万象市),是古代傣族南迁中的冰山一角。傣族南迁后在中南半岛(印度支那半岛或印支半岛)的北部建立“勐兰掌”(兰掌国/澜沧王国)(今老挝国)。

公元1707年,“勐兰掌”分裂成“勐佬”(琅勃拉邦国)、“勐掌”(万象国)、“勐巴色”(占巴塞国)、“勐川圹”(川圹国)四个傣族小国。

公元1782年,“勐佬”、“勐掌”、“勐巴色”成为同族的“勐曼谷”(暹罗国)的属国,“勐川圹”成为越南国的属国。
   
公元189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当法国全面控制越南后成立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法暹战争后,“勐佬”、“勐掌”、“勐巴色”被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支那联邦被日军占领,“勐佬”国王将印度支那联邦所属的傣族小国都并入“勐佬”。公元1945年独立,建立老挝王国,但很快陷入长期内战。

公元1975年,“勐佬”国王退位,老挝共产党将“勐佬”从“老挝王国”变成“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老两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自2019年签署《构建老中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以来,中老双方秉持“四好”关系精神,共同推动中老友好合作关系迈上了新的台阶。  今年12月20日,由滇老共同投资建设的老挝首都万象至中老边境磨憨磨丁口岸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建成通车,结束了老挝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首都万象至老中边境磨丁磨憨口岸高速公路,是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标志性合作项目。对促进老挝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中老两国人民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代表性项目,建成后将加速中国陆上南进的步伐。
 
本届中老经济走廊智库对话会, 主要是推动中老经济走廊产业园区合作和中老国际安保项目合作。应重视促进中老民族文化合作旅游走廊,她将是一条“和为贵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友谊合作之路,一条富裕之路、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