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兴保:郑和的和而不同精神 - 行业新闻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练兴保:郑和的和而不同精神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8日    浏览次数:528

在全民讲信仰,很多人把宗教和信仰混为一谈的时候,我首先和大家分享宗教和信仰的关系。这种观点我在很多公开场合也曾经多次发表。

宗教是信仰,但信仰绝不是宗教。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把信奉宗教当作信仰,那就是迷信!这里的信仰,它至少有三个维度组成:一是道德底线,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底线,包括法治意识、包括人的德行;二是人文伦理,既要臣服、也要敬畏,敬畏自然,敬畏天地伦理、人之常纲,以及对事物规律、社会体系的臣服;三是梦想与情怀,就是人们常讲的初心,做人的主心骨,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梦想,任何专业都是有天花板的,但有梦想的人,常常可以突破天花板的限制,突破任何专业的高度。共产党人讲的初心,便是有大爱和社会责任感的,这种大爱归结起来,也是我们常讲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其次分享我个人的初心与梦想。这个初心和梦想就是“中国人的乡村梦”。

5000年以来,中国人的文化、思想,信仰和价值观体系都来源于乡村,并在乡村的土地上一直传承。近100年以来,社会发展让我们断了文化的根,40年的经济发展让我们失去了土地,20年的科技发展让我们没有了生物节奏。在五年前刚刚回到农村的时候,看着满目疮痍的农村,面对被垃圾包围、重金属超标、化学污染严重的农村现状,不禁感叹“北上广深有多灿烂,中国的农村就有多腐烂。”

但是,任何城市化的进程都阻挡不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对乡村的怀恋,这就是乡愁。所以人们无论有多长时间的闲暇,总是希望回到自然里,回到村子里。因为只有在村子里,人们的灵魂才能安放。

中国农村的苏醒,就是文化和思想的回归,就是信仰和价值观的重塑。2018年,已经进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首年。30以后,当伟大祖国百年生日之际,也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完全实现之时,那时定会实现伟大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昆明郑和研究院

最后我代表昆明郑和研究会介绍一下郑和研究对今天会议的关联性。讲郑和首先要提到他的祖先,1254年前后来到云南任云南省平章政史的“赛典赤•赡思丁”。赛典赤是来哈萨克斯坦的波斯人,跟随忽必烈大军立下战功,元朝统一后,被委任云南省首任平章政史。赛典赤入滇,对于云南和中国历史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他是中国有史以来首次推行行省制度以来的第一位省长,因此被史学家称为“中国省长之父”;其次,他也是历史上首位把云南纳入中央版图的行政长官;最后,赛典赤把云南的行政中心首次从大理迁到昆明,使昆明城正式成为云南的行政中心。

另外,赛典赤对昆明地区的发展也有关键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赛典赤,就没有如今的昆明城。他对昆明的贡献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达:首先,他修建松华坝水库,彻底根决了昆明北部的水患,改变了冬季干旱,夏季洪涝成灾的恶劣环境,并且松华坝还在此后的700多年间为昆明城提供了最重要的饮用水来源,2007年云龙水库,掌鸠河饮水工程开通前,松华坝一直提供了昆明城90%以上的自来水供应;其次他疏浚海口河,使滇池的水位降低五米,才有了昆明城,否则如今我们熟知的董家湾、西坝等地不过是水边的湿地罢了;另外,他还组织沿昆明城东修建金汁河水渠,河水比昆明坝区平均高4.5米,沿线的无数水闸解决了昆明坝区的灌溉问题,使昆明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

117年(1371年)以后,赛典赤的第六世孙马和出生。马和少年时期,沐英率明军攻陷云南,驻守云南的梁王被灭,包括马和在内的元朝贵族四散奔逃,少年时期的马和通过选秀方式进了皇宫,成了燕王朱棣身边的太监。1401年,马和在京郊郑家坝率领大军打赢关键一仗,辅佐燕王称帝,同年,马和被皇帝亲赐汉姓,改名“郑和”。1405年7月11日,受皇帝之命,郑和首下西洋,在此后的28年时间里,七次远渡重洋,创下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创举,成为“影响世界的巨人”。

郑和七下西洋,比西方“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早了近100年,它的伟大发现,被后人总结为代表中华民族的“敢为天下先”的开创精神。同时,郑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仅被本国人民奉为民族英雄,同时也被全世界共同爱戴的开创者。主要原因归结于其七下西洋途中,“不占领、不侵略、不殖民”的精神和作风,最好地表现了中国人“和而不同”的优秀文化。在处理宗教事务方面,郑和也是世界的典范,他出身伊斯兰,但每次出海前,祭拜妈祖,被认为是崇尙道家的仪式,同时,他终身吃素,也被认为是佛教文化的践行者,不仅如此,郑和船队的的传教士们也在教区实现良好的沟通。

最后我们会重点提到郑和及其家族对“一带一路”的贡献,作为郑和的祖先,赛典赤从西亚来到中国,再次走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这条路一直沿用至今;而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在历史上首次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其家庭成为“一带一路”的首创者。其代表中华族精神的“和而不同”更是现代版“一带一路”倡仪下最好的文化传播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