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鑫:加快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互联互通建设 - 研究院动态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刘金鑫:加快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互联互通建设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0日    浏览次数:664    关键字: 研究院 新闻

来源:云南网

00300705830_6ca5ed43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院长刘金鑫 李洪峰 摄

 


  日前,在昆明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上,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院长刘金鑫作了题为《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互联互通建设构想和路径》的主题发言,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


  刘金鑫认为,澜湄合作是中国-南亚东南亚次区域合作的重点内容。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则是以中国昆明为起点,以泛亚铁路网、亚洲公路网、国际陆港网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依托,以澜沧江-湄公河为纽带,以中越、中老、中老泰、中老柬、中缅经济走廊为支撑,串联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三河流域主要经济中心城市,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陆海经济带。主要包括中缅伊洛瓦底江经济带、澜沧江-湄公河经济带、两廊一圈经济带三个组成部分,重点开发建设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澜沧江-湄公河多式联运通道、中国新加坡陆海贸易新通道等三条通道。刘金鑫说,2019年3月19日,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智库论坛在昆明举行,从“经济发展带的理论与实践”“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构想和路径”“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与多、双边经济走廊建设的关系”“推动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与长江经济发展带发展有机衔接”“西南地区参与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五个方面开展讨论。


第七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 李洪峰 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牵头开展的澜湄智库合作的活动在塑造澜湄合作品牌,搭建澜湄研究网络,探索政府、智库、企业以及民间社会广泛参与的合作模式,实现包容性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从澜湄流域互联互通的国际法律制度角度来看,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互联互通的国际法律制度以联合国有关协议为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与澜湄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与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三河流域经济合作战略(ACMECS)(2019-2023年)、GMS和湄公河委员会(MRC)等机制协调发展。



第七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 李洪峰 摄


  目前,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互联互通的国际法律制度基本完善,主要短板是双边协定签署缺失、已经签署的多边协议执行滞后、已经签署的双边协议需要与国际协议对接调整等问题。


  为此,刘金鑫提出加快澜湄流域经济带互联互通建设的相关构想:通过建设跨境物流网、跨境能源网、跨境数字网,实现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促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在谈到实施路径时,刘金鑫建议相关主要国家目前可协商共同编制澜湄国家互联互通、跨境经济、产能合作、水资源等领域发展规划。举办澜湄合作博览会、澜湄合作企业家大会、澜湄合作智库伙伴对话会等会展品牌活动,搭建政策沟通对话平台,形成澜湄合作机制与GMS等其他区域内各种机制协调交流渠道。


  云南网记者 李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