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网讯(记者 黎鸿凯)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也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的关键年份。
9月26日至27日,第九届西南论坛暨第二届澜湄合作智库论坛在云南大理举行,来自国内外数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约10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重点对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方向、澜湄合作的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为打造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学术参考和实际影响。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缅甸农业部原综合司司长吴丁图乌先生,南京大学南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锋教授,财政部国际财经研究中心周强武先生,广西大学副校长范祚军教授,云南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刘稚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高级研究员余虹博士分别以“Economic Corridor and Lancang-Mekong Development”,“中美在东南亚的战略竞争与中国的周边外交”,“中美贸易战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建设生态与经济大数据平台,支撑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产能合作”,“澜湄合作:进展与趋势”和“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南亚”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在为期两天的分组研讨会中,来自中国、新加坡、缅甸、柬埔寨、泰国、老挝和越南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与新型周边关系”,“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的澜湄合作”,“经济走廊与澜湄发展走廊”等多项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为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以从周边先行先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了理论和策略参考。
据悉,西南论坛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联合创办于2010年,每年举办一次。每届的议题均是国家战略推进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西南论坛正被致力于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桥梁,为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