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BCIM青年外交官友好交流座谈会在昆明举行
为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早期收获计划项目,凝聚各方共识和友好合作氛围,中国外交部于2014年11月24-30日在云南省举行“BCIM青年外交官友好交流考察活动”。活动旨在通过BCIM青年外交官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我省的了解和友谊,有利于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宣传造势。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四国政府工作的20位青年外交官参加相关活动。
25日在昆明饭店举行BCIM青年外交官友好交流座谈会。座谈会期间,云南省旅游委区域合作处副处长李燕介绍孟中印缅国际旅游合作圈构想,昆明泛亚交通物流研究院院长刘金鑫介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目标和挑战,云南省外办区域办主任金城介绍首届孟中印缅汽车集结赛情况,并讨论修改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四国共同报告。
刘金鑫院长在发言中就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概念、空间布局、构成要素和共同目标进行介绍,就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存在的挑战进行说明,并以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探索案例来具体阐述如何寻求共同解决国际投融资机制的实践。
云南省在参与BCIM经济走廊建设国际金融开放合作方面的总体思想是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出发点,打造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昆明国际区域金融中心、昆明泛亚产业园区的金融格局,为以市场化为主导,政府发挥政策更好地支持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试点复制等方式积极主动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际金融开放合作之中,通过构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多元化国际投融资机制。
目前,已经初步建立金融政府部门与金融行业组织和智库之间的联动机制,搭建国际金融开放合作交流平台,创新金融产品探索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三个方面取得进展,并得到孟中印缅四国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相关情况已经上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方秘书处。
在建立金融政府部门与金融行业组织和智库之间的联动机制方面。根据《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13〕276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3〕158号)的有关要求,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11个厅局、昆明市及沿边8州市、沿边县市、边境(跨境)经济开发区和各金融机构,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及推进措施。在领导小组办公室框架下,云南省金融办公室10个处室全面参与,并与16家金融智库和行业组织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金融机构一体化良性推动机制。
在搭建国际金融开放合作交流平台机制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家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12〕146号)、《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13〕276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3〕158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等文件要求,同时《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际金融开放合作研究》在早期收获计划中提出“举办泛亚金融合作会议,建立政府间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交流和会商机制,建立民间金融合作信息交流和协商机制。”2014年6月9-10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和商务厅联合主办的“泛亚金融开放合作暨BCIM要素市场经济峰会”在中国-南亚博览会期间成功举办,来自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孟加拉国外交部国际战略研究所、南亚交易所联盟、达卡交易所、吉大港交易所、巴基斯坦拉合尔交易所、斯里兰卡交易所、不丹皇家交易所、缅甸东方银行、缅甸华商会、泰国证券协会、印度西孟加拉邦商会等机构代表参加,作为会议成果,确定作为政府和行业组织的交流对话平台将定期举办泛亚金融开放合作会议。云南省金融办已经正式确定作为2015年泛亚金融开放合作暨BCIM要素市场经济峰会的主办单位之一,目前会议筹备工作已经展开,历时将同时进行金融政府部门对话会和BCIM金融要素市场经济峰会等内容,推动云南省金融部门与南亚国家金融部门建立对话交流机制。作为会议重要成果,昆明市国际物流与金融学会、南亚交易所联盟签署联合声明,正式成立中国-南亚国际金融开放合作民间机制,双方成立共同委员会,推进具体工作,该机制得到了云南省金融办的大力支持和认可。目前,中国-南亚国际金融开放合作民间机制在南亚各国已经成立工作组,成员包括财政部官员、证券交易委员会官员、各国央行代表、军队或党派利益集团代表、交易所代表、研究机构代表等组成。中国-南亚国际金融开放合作民间机制的市场定位:中国与南亚国家民间金融合作信息交流机制和会商机制,为中国与南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跨境投融资提供市场渠道服务,为中国与南亚国家金融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跨境监管机制提供服务。
在创新金融产品探索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方面。2014年6月9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云南省商务厅联合主办的泛亚金融开放合作暨BCIM要素市场经济峰会在昆明成功召开。作为会议重要成果,昆明市国际物流与金融学会、南亚交易所联盟签署联合声明,正式成立中国-南亚国际金融开放合作民间机制,提出共同建立泛亚金融要素交易中心(所)的倡议。发起筹建昆明泛亚金融要素交易中心(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关于“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机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境内外交易所市场的连接,研究推进境内外基金互认和证券交易所产品互认”、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关于“加强在公私伙伴关系领域的合作,促进更具活力和可持续的亚太基础设施投资和开发”的具体实施项目之一,是构建中国-南亚国际金融开放合作机制的实质性利益纽带,是我国金融组织创新的市场化实践,是解决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融资难问题的一项具体措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化改革。
上一主题: 中欧班列首个顶层设计出台 运行线将扩围
下一主题: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国际专家咨询会在昆明召开